阳明先生说“我心不动,随机而动”,这里边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心不动”,“我 心”是什么?“心”是什么?第二个是“随机而动”,这个“动”是指什么?这个“机”是指什 么?先说说这个“心”,多数人讨论到心的时候会将心与大脑混淆,心不是大脑,你的 思考不是你的心,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其实讲心学的第一天我就谈这件事情,但我 估计多数的朋友可能分不清“心动”和“脑动”的区别,这是一个大问题。 “眼、耳、鼻、舌、身、意、法、识”,心是第六个,“眼、耳、鼻、舌、身、意”的 意,所谓的意志、所谓的意思、所谓的意向,这个“意”,它是什么呢?它是直觉,通 常是我们如果用英文表达或许更直接叫“Feeling”,这个东西才是心。思考——“有虑之 得”,不是“心得”。“有虑之得”,“虑”就是过虑的虑、思虑的虑,“有虑之得”不是“心 得”,因为过了大脑之后就不在“心”上了。不知道我说的这能否明白,能否明白? 借用佛家的方法吧,因为阳明先生也是修佛比较深之后,对儒家有了精进,做出新的 解释。为什么是在“意”而不是在“法”?因为“法”实际上包含了你自出生之后开始学成的 东西。我下一部分会讲,自出生之后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对美的认识,我们管 那个用句英文叫“Matrix”,我上次也讲了,就是一个矩阵、一个结构。建基于结构、 建基于“Matrix”进行的思考,那个不是“心”。 “我心不动”,意思是我意不动。“我意不动,随机而动”是我的意随机而动;“我心不 动”不是我的脑子没动,是我的意不动。我脑子可能在思考,但我的意不被这个思考 或者这个看法所扰动。所谓意志、意向、意义指的是这个意思。如何做到我意不动 呢?其实老子的解释是最到位的,“如如不动,致虚极,守静笃”,当然这么说其实有 点形而上学。 我还是用阳明先生他自己的话来解释吧:“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 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什么意思呢?意,是我们感 知世界的第六感。所谓六触“眼、耳、鼻、舌、身、意”,“意”是第六触。第六触是一 面镜子,它在观照整个世界。但这个镜子——意又是迷走神经,又是植物神经体系, 一旦意动,它就会让你流泪、悲伤、欢喜。 “意动”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那么“法执”之后的“意动”是个什么呢?实际上是一 种“盲动”,就是你经过思考、思考进入到你的知识体系“Matrix”里边形成的那个对世界 的反射、反应,那是一种盲动。大多数的时候是没有意义的,是反动、是胡闹。举例 现在网上有人没完没了攻击我,我应该做反应吗?我应该“意动”吗?当然不应该呀, 对吧?因为有些事情无需解释,而且有些人不需要解释。 我自己很清楚就是“意”在什么时候可以动,是因为“机”来了。随机而动,机会的机, 机来了才开始动,如“机”不来“意”不动。“机”是什么?是缘分嘛,机缘,机缘巧合。那 不是你的缘分嘛,那是你的麻烦嘛,那是一个不对的东西,你动什么动啊?为什么要 意动?为什么要冲动,为什么要盲动?以至于发生一系列的错误,影响到了主要事物 的进程和发展。 认知觉醒很大程度上不是你获得了更有用的知识,不是。是你发现了你自己,并且你 狂喜、你开心,因为你发现了你——你的主体性,而且你能管理它了。意随心转、意 随机而动,你变得非常有价值了,这个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认知觉醒不是知识觉醒, 认知觉醒之后的深度学习才变得非常有意义。不然你学了那么多知识, 那么多知识放进你的Matrix里边,一天到晚让你喜怒哀乐,把正经事儿就全都放两边 了,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阳明先生“心学”里边,他一再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他说的这个“心”是说他的那个“意”,不是说他那个“脑”,不是那个脑子里 边没有装东西,没有事、没有理,不是这个意思。大家慢慢慢慢走到这个程度上,看 到这个东西,用心去体会,你就逐渐地发现:喔,竟然是如此,竟然是这样。你这个 时候可能情况就会变。 在“八识”当中最末端的“阿赖耶识”是旧识,是存储的一个图书馆,多数人是打不开那 个图书馆的,找不到那个钥匙。打开了你就是神,因为已经维度不同了。“眼耳鼻舌 身意法”的法是新识,是此生。从出生那天起,知道糖是甜的、屎是臭的,知道妈妈 是亲人,知道阿姨是漂亮的,知道这个事情很丑陋,知道老虎会吃人,这是新识。新 识有没有意义?当然有啊,怎么能没有新识呢?!因为你要完成“本我"向“社会的 我”的转化嘛。 然而,然而“法”——新识形成这个“法”,为什么叫“法”呢?它就牢牢地捆绑你了。你不 能突破新识又无法打开旧识的时候,你是囚徒。因为你被捆绑了嘛,所以你不自由。 为什么所有做修行者他会极度喜悦,就是他能挣脱这个新识,这个第七“法”。因为所 有学的东西都是可以挣脱的,不是说它错,因为建立了那套审美逻辑之后,那套审美 逻辑会干扰你的第六识——你的“意”,你的Feeling没了。 而你的新识就是你的大脑不停地在思考,它构成了你的喜怒哀乐。而你对世界的观照 是建基于新识。我说的新不是心——是新旧的新。新知识和旧知识,旧知识藏在仓库 里、图书馆里没打开;新知识就是你大脑里边,那个沟沟坎坎里边装进去那个东西。 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一个Matrix里边。它可以叫宗教, 可以叫文化,可以叫知识,可以叫妈妈,可以叫单位领导,也可以叫卢老师……它们 都是你的Matrix,那个矩阵那个结构,很讨厌的那个矩阵。但你没有这个矩阵也不 行,但是你被它绑死了,你就不是自由人。解放就是从此开始 打碎Matrix对你的束缚,而Matrix里边所有的知识对你是工具,而不是那条捆绑你的 绳索,自由和解放其实就在这个里边。好,回到心法。心学的心法就是如何不动,就 是我心不动,如何“致虚极,守静笃”。如何做到?怎样才能做到?佛家经常会持咒, 就是持一些咒语,然后让自己摆开、离开,不理、不理睬。我觉得没这个必要。 认知觉醒,实际上是你知道了就行了。你看电视剧看电影,看《长津湖》会落泪,你 落泪是你的“意”在动,意动了。这个意动,既有Feeling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在你的 大脑的意识里边,在你的这个Matrix里边,它有这种同理心,它触动了你,它在意 动。我们在训练我们自己的时候,不是在单独地打坐、冥想,告诉自己意不能动,要 守住,不能起念头、不能起杂念。不是这个意思。 什么意思呢?阳明先生在洞里,在贵州的那个阳明山洞,在那个洞里他发现了一个问 题:他不觉得他的命运……他不忧伤了,他觉得这一件事情其实跟他没关系。事实上 感叹命运并不能解决命运的一丝一毫,我后边的话可能大家不一定认同,就是当我的 亲人离开我的时候,我心里边一直在告诫我,一直在告诫我,我必须得从中拔出来。 因为不管是父亲和母亲,他们最不喜欢看到我忧伤,他们希望我是最快乐的。我虽然 知道我不是快乐,但我不应该在这些事情上面处在一个那样的状态,那既不是他们的 希望的,也不是我需要的。意动不动,全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体会,形成一种习惯。 我心不动,我心不是不动,是要随机而动,随机而动的那颗心才是最接近真相、真理 和本源的那颗心。当你站在真理、真相和本源上的时候,你战无不胜。 有些事情和有些人会走极端,临事而不思,怎么可能?止定静安虑——虑,止定静安 虑——虑,虑、虑不完全是用意来观照,有思考的成分在里边。有虑而不动,那个时 候就得到了;止定静安虑——虑如果动了,就没有得了。儒家的这六个字——止定静 安虑得的那个“得”,得到什么?得到的是真理、真相、真如,是最高的境界。心法这 种东西,好多人认为…… 好多人认为是一套拳谱,不是的。心上的修行是非常痛的,是非常难的。遇事,你想 起我今天这堂课,我心不动,能做到吗?意不动——无论是好事意不动,坏事意不 动,灾难意不动,“不动”如能做到的话,大体上心学这个修为就到了一定境界了。我 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功夫很深沉的人,功夫很厉害,我们也可以把他叫做很有修养的 人。临大事而有静气,其实是人家管得住那个意。都在片场看片子,不是每个人…… 有的人哭得稀里哗啦,有的人其实也可能很感触,但意不会动,意不会动就不会触动 自己身上这个植物神经体系的这个激烈反应,恐惧之后的哆嗦、尿裤子,或者是高兴 的时候多巴胺分泌,兴奋得不能自已,或者是悲伤、痛苦,总之是意动。为什么讲意 动呢?就是在投资这个问题上,最怕你意动。你意动,你就没看到那个“机”,“机”未 到而意动,“机”已逝而意动,而“机”来的时候没看到,“心”没动。天天在那意动,其实 是脑子那儿妄念、幻象一个接一个,什么三千块钱呐,什么百分之…… 全部都是妄想、幻念、幻觉,然后呢将幻想、幻觉、妄想强加为事实,强加为“机”, 然后一系列的错误。你懂得心学心法的重要性。你如果,你那面镜子上面全部被妄 想、幻念、幻觉铺满了,你根本就看不到机。“机”来“机”去跟你有关系吗?没有的 嘛。其实如果你能做到把意管住,我心不动,随“机”而动……你知道毛泽东打仗靠的就 是这个啊,难道他读过军事院校?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时候,这个“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到了井冈山,以为毛泽东学的是 《孙子兵法》,其实那会儿毛泽东都没好好读过《孙子兵法》,有可能读过,根本就 记不住。那是毛泽东根据《三国演义》《水浒》来打仗吗?当然不是了。无论是战 争、无论是投资、也无论是工作,能做到“我心不动,随机而动”,其实“心”随“机”之时 就是认知觉醒和深度学习的过程,你自然而然就成了。这个心法真的是非常难,但它 非常重要,而这个心法的锻炼不是打坐、念咒,就是在事上磨,一件事一件事地磨。 从这堂课开始就请大家自己养成习惯。因为经常会遇到,每天都会遇到一大堆的人 呐、事啊,有高兴的、有不高兴的,有忧伤的,你看看,你每一次遇人遇事,想起我 今天这堂课,我心动了吗?我意动了吗?你去想,想完了以后,你那个意就会收回 去,你的意收回去了,你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那么这个时候你的意仍然恢复到一 面镜子的状况,来观照外面的世界,这个时候其实你的心态、你的状态、甚至你的身 体都会变得非常好,我们不妨尝试吧。 佛家有一句话叫“关心则乱”。每个人都执着,每个人都执着于一些人,你说你爱了, 那就是执着于一个人了嘛。你爱了,爱是怎么回事啊?是意动了嘛,因为毕竟不是包 办婚姻嘛,你谈恋爱了嘛,意动了。对一件事情,你升官儿了、涨工资了,那能不高 兴嘛,意动了。你被撤职了,丢了钱、丢了权,肯定不高兴。碰到你喜欢的物件,比 如说一束花,比如说一部新的手机,你也会高兴。 比如说丢了一部手机或者丢了一个东西,你会不开心。因为人总是在人上、事上、物 上在“意动”。回到阳明先生说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此刻你能懂得 了,就是这个意思。最后讲几句关于破法执的问题,Matrix实际上就是法执,就是知 识,或者是我们的经验,或者是我们累积下来的那个东西,可以叫习性,《三字经》 上说“性相近、习相远”,我们生下来都差不多…… “习相远”是经过不同的社会环境的熏陶,“习相远”就是最后大家差距很大。这个习性 呢,它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正面的可能会对你有很多的帮助,比如说这个“孟母三 迁”,为什么搬家呢?就是周围这个环境对儿子的影响太负面了,一会儿是哭丧的, 一会儿钉棺材板儿的,不行,得找个读书人家隔壁住下去,这就是习性。就是这种不 同的这种东西对你的扰动,形成了一个习性,形成了一个Matrix,而我们大多数人对 这个Matrix是缺乏深刻认知的。 破法执,也可以理解为心学心法。就是你要花点时间,不是今天一次,是经常腾出时 间来梳理你自己的法执,你对世界的看法,你对人的看法、物的看法、事的看法、你 对理的看法,你在不知道的时候已经形成了那个下意识和潜意识里边已经形成的那一 整套东西。比如说对老虎很恐惧,可能老虎是真的吃人的,但这只老虎它是不吃人 的,但你仍旧是会恐惧、意动,慢慢地去处理你的Matrix。 在处理你的习性、潜意识的时候,将这个Matrix的束缚一根一根地拨开,打开它。然 后静下心来感受一下子你的Feeling,你的意、你的直觉,是“非虑之觉、非虑之直 觉”,就是未经思考的东西。那个本意、那个天意,那个用上帝的眼睛、用神的眼睛 来观照世界,你看到了什么。破法执之后,其实你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状态。当然 了,如果你找到了那个打开图书馆的钥匙呢,你就进入到另外一个维度了,只是你能 进入到另外一个状态其实已经非常好了。 因为有了认知觉醒之后,其实你才有可能将习性、将过往的Matrix变成深度学习的内 容,形成你巨大的、无坚不摧的能力。这一段,今天就讲那么多,有些东西我还是希 望你们(虽然短)多听两遍,反复听两遍,然后也希望大家照着去做。当然啦,有些 朋友较劲,这个就是你说的不对,或者是我有了方法,都好,你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 就行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