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部分我们想把上堂课的一些内容做一点补充,主要是讲简 述一下这“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的内容,因为有些朋友我觉得还是听不明白。第二 件事情是谈一下美元重置下的风险管理。第三个部分想谈一下子最近国内的经济政策 的一些变化,主要是最近国内开始紧缩,开始强调“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为辅”这样一 个策略。这个策略意味着什么?我们简单的聊一下。今天的内容紧凑,其中的一些部 分可能会非常重要。好,我们开始。 阳明心学的核心点其实在一个哲学框架。这个哲学框架简单说就是“心外无物”“心外无 理”。理解这两句话,不能看阳明先生与弟子对话中所说的那个花的问题。那个花的 问题,很多人会看,看时间久了会看走。其实他说的是清楚的,但理解上容易进入东 西,就是容易见到进入可见物,从而理解得偏差了。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今天有,500 年来一直有,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 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 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王阳明 “心外无物”,这个“物”不是寻常人理解的东西,不是寻常人理解的有形物。他是不是 在说物,是说物,但他讲的不是物本身,是我们对物的价值判断。心外有物的原因, 是因为这个物它有它的价值,它有它的功用,而且它的价值和它的功用吸引到你了, 吸引到你的心了,你开始发生反应,于此开始心外有物。见了房子,见了车子,见了 票子,见了美女,心动了,这个物是讲的他的价值判断。 “心外有理”,心外这个“理”,说的不是一个道理,不是一个知识,说的是道德判断, 就是“理”是你进行对某一事物进行了道德判断。这个道德判断——心外的道德判断, 不是你的道德判断,是固有的道德判断,是约定俗成的道德判断,我们通常把它叫习 性,这个习性说是在心外,其实因为耳濡目染已经长在你的松果体里了,就是你的大 脑里边已经有这个东西,所以你会做出本能的理的判断,这个价值判断就是那个心外 之理。 为什么这件事非常重要?因为大多数人是被心外之物所束缚和奴役,大多数人是为心 外之理所束缚和奴役。由于心外之物和心外之理,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物的奴 隶,变成理的奴隶。实际上我们并未对物,并未对理做出主体性的判断。这个非主体 性的判断变成了心外之物,心外之理。由于有心外之物和心外之理…… 由于我们确实存在着心外之物和心外之理,所以我们对物、对理浪起分别,由于浪起 分别,所以心有挂碍。心有挂碍所以才会出现了诸多诸多的不必要的烦恼,才会形成 诸多诸多的不必要的障碍,才会形成不必要的诸多诸多的问题。它最终形成我们的前 进道路上的阻挡,成为我们背上的包袱。最终我们无法奋勇向前,无法勇往直前。 主体性升起,是不是就会心内有物,心内有理了呢?其实心内有没有物?有的;心内 有没有理?有的。主体性升起,万物皆备于吾心,主体性升起,万理皆居于中。这就 是我开始讲心学时候说的这个“中”,正心以中的“中”,讲的正心以中、修身以和,正 心以中的这个“中”。中,它当然是在心中,是在我们心里边的那一个时时刻刻调准到 中间位置的那个“中”。 讲心学其实是比较难的,因为有时候语言有局限性的。这样,我今天讲一个我的故事 给你们听。我讲我的故事,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是我希望你们听完就把它忘掉, 将来在整理文字的时候,这一段可以略过,因为涉及到一些历史的事件,涉及到一些 历史的人物,我们尽量把它抹去就好了。但我用这个故事来告诉大家,心学是个什 么?心学不是一个学问,心学它是一套功夫,它是一套非常实用的、有效的这样一套 功夫。你要把它当成功夫,不要当成学问。